癌症護理貼士

放射治療小知識


倫琴的X-Ray照片

1895年,德國科學家倫琴 (Roentgen)發現了X射線,就是今天醫學診斷用的X光( X-Ray),揭開了現代醫學的新篇章。次年Gruber就應用X射線作第一例 (乳癌) 放射治療。同時期,貝克勒(Becquerel)發現天然的放射性物質,居禮夫婦 (Curie)又發現了鐳,並用鐳治療惡性腫瘤。

其實,無論是倫琴發現的X射線,或貝克勒發現天然物質放出的射線,其性質一樣,都是電磁波的一種,與無線電波、微波、可見光、紫外線一樣,只不過它頻率很高,內含的能量較高,穿透性強。

1922年Regaud和Coutard用X射線成功治癒了一例喉癌,並提出連續分次放射治療方法。可以說從那個時候開始誕生了臨床放射治療學,放射治療成為腫瘤治療的重要方法之一。


“深層”X射線治療機

放射治療可分為遠距離放射治療(Teletherapy)和近距離放射治療(Brachytherapy)兩大類。倫琴發現的X射線,是通過高速的電子撞擊重金屬所產生,其原理應用於上世紀 30 – 40年代,使用的“深層”X射線治療機及當今廣泛使用的直線加速器。上世紀初,由於技術的限制,只能產生大約 500 KV的X光能量,只可治療4 – 6厘米深的腫瘤,但以當時來說,已達到“深層”的級別。可是,對於身體深處的腫瘤,例如肺癌、腹腔癌等,就無能為力了。及至上世紀五十年代,由於核能技術的發展,鈷60 (Co-60)機器,漸漸取代了“深層”X光機。鈷60機,是以鈷60同位素作為放射線的源頭,它的能量有 1.25MV,能治療更深入的腫瘤。而且高能量的射線,對皮膚的傷害較少。可是,鈷60機器對輻射防護有一定要求,而且其半衰期約為五年,需定時更換鈷60源。至上世紀60 - 70年代,鈷60機器漸漸被直線加速器取代。


直線加速器

首部醫學用的直線加速器於1953年在 London Hammersmith醫院使用,直線加速器是利用微波加速電子,能產生4 – 25 MV的能量。高能量的射線更能應付深層的腫瘤。而且,直線加速器輸出較為穩定,在機器關閉時,也不會有任何輻射。現今的直線加速器,通常有兩種能量的X光線和多種能量的電子線選擇,可應對不同位置及類型的癌症。香港現時所有的遠距離治療機器,包括螺旋治療機(Tomotherpy)、數碼導航刀(Cyberknife)、TrueBeam機等,都是直線加速器。 “深層 ”X光機,鈷60機及直線加速器治療時因其放射源頭與病人距離都有 10cm 以上,射線經皮膚進入體內,故稱為遠距離放射治療,(又稱體外電療)。現時絕大部份的放射治療,都是遠距離放射治療。

至於近距離放射治療,是指放射源頭與治療靶區的距離為 5mm-5cm 以內的放射治療,近距離放射治療通常將放射物質擺放到體內一段時間,以高劑量近距治療癌症。由於近距離放射治療其劑量分佈有“平方反比”的特性,故能以最高的劑量對付腫瘤細胞,而鄰近的正常組織的電劑量隨距離以平方反比大大減少,副作用得以減低。近距離放射治療,主要用於子宮頸、子宮體、鼻咽、氣管、食道等腫瘤作主要或輔助性治療。



其他項目

  1. 甚麼是放射治療?
  2. 放射治療小知識
  3. 放射治療的機器與技術的進展
  4. 放射治療於醫治癌症的角色
  5. 放射治療前的注意事項
  6. 放射治療期間的日常生活照顧
  7. 放射治療期間的皮膚護理
  8. 放射治療期間的飲食營養
  9. 放射治療之副作用及其護理 (頭頸部,鼻咽癌的放射治療)
  10. 放射治療之副作用及其護理 (乳房放射治療)
  11. 放射治療之副作用及其護理 (肺部,食道放射治療)
  12. 放射治療之副作用及其護理 (盆腔放射治療)
  13. 放射治療之副作用及其護理 (脊椎放射治療)
  14. 放射治療之副作用及其護理 (長骨放射治療)
  15. 放射治療之副作用及其護理 (腦部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