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傳媒報導


中西合醫 互補治癌更佳

癌症是香港頭號「殺手」,化療、電療是大多末期患者的必經之路,惟療程副作用多多,嘔吐、脫髮、失眠、疲倦……不少病人「偷偷」向中醫求助,希望開兩劑藥退病強身。自以為「雙管齊下」,怎知中西醫互不清楚對方用藥,藥物相畄,反而影響病情。

治療癌症,中西醫真的水火不容?有無途徑可同時接受中西醫治療呢?

「我任職公立醫院時,曾經診治一名乳癌病人,幫她做完第一期化療後,白血球數目突然變少、肝功能轉差,一般而言不應惡化得那麼快,排除其他原因後,懷疑她服食了別的藥物而受影響。病人一開始不肯承認,後來才說自己看中醫食中藥,但不敢告訴我,怕我因此不醫治她。」香港防癌會臨脇腫瘤科專科醫生陳亮祖憶述,當時發現後勸病人停服中藥,白血球和肝功能慢慢好轉,病人最終能如期完成化療。

倘欠溝通 用藥或相畄

陳醫生強調不是否定中藥療效,並相信中西醫結合治癌,本可互補不足,療效更好;但目前較少地方提供類近服務,市民往往如該名乳癌病人般自行「結合」,問題因此衍生,中醫不了解西醫治療方案,或開出相畄藥物影響治療,提醒大家不應邊看西醫,邊「偷偷」找中醫。

香港防癌會—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中心主任中醫師劉宇龍博士解釋,正接受西醫治療的癌症病人同時向中醫求診時,若中西醫缺乏溝通,的確可能引致相畄,最常見是病人白血球數量下降及肝腎功能受影響。「病人做化療時常見口腔潰瘍等副作用,中醫會用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抗癌藥物如白花蛇舌草、半枝蓮等治療。但病人做化療時本身白血球數目已不理想,再用這些藥物會導致白血球加速下降,肝腎功能過差而不能接受化療,得不償失。」

白血球減少 肝腎受影響

常見相畄例子還包括:病人服用標靶藥物時,不宜同時使用活血化瘀的中藥如三棱、莪術、丹參等,除影響標靶藥效,更可能增加病人消化道出血的問題;化療前後48小時內亦應避免服食中藥,以免中西藥物發生反應影響療效,中醫若不了解病人做化療的時間,就很難配合。

劉博士認為,只要中西醫溝通清楚,上述問題大多可避免,同時互相取長補短,提高療效並減低副作用,對病人利大於弊。防癌會於去年9月開辦的麥紹堅伉儷中西醫結合化療中心,西醫和中醫同時會診,至今收症八十多個病人。陳醫生指出,西醫通過手術切除、電療、化療等手法治癌,行之有效,針對早期腫瘤效果尤佳,有較大機會根治,是不可取代的治療手法;不過病人在接受化療及電療期間會產生多種副作用,西醫未必能有效治療,此時就要靠中醫出手。

劉博士舉例:「病人做化療時常見嘔吐、腹瀉、胃口差、周身勞累、失眠等副作用,中醫可以根據病人體質以中藥調理,例如處方健脾開胃的藥物。」另外,大部分接受化療的病人都會出現「骨髓抑制」,即白細胞(白血球)、血小板及紅細胞(紅血球)等數目下降,導致病人疲乏無力及併發出血,中醫可以開些補氣養血的藥物改善情;當病人肝腎功能太差,根本無法接受化療時,亦可以藉服食中藥、敷膏藥加針灸慢慢調理,提升身體機能後再繼續化療。

中藥針灸 對付副作用

另外,化療還會導致周圍神經病變,手腳麻痹是常見副作用之一,嚴重者甚至可能演變為永久問題,西醫暫無有效藥物,中醫則可通過針灸、藥水浸腳等紓緩麻痹;而鼻咽癌病人做完電療出現的頸緊、口乾等長久副作用,亦能通過針灸改善;胃腸道基質瘤病人服用標靶藥後,有機會出現嚴重皮疹,西醫雖可處方類固醇,但劑量太高會引起嚴重副作用,中醫可使用中藥和針灸配合治療,將類固醇的劑量減低。

話你知﹕西醫治急症 中醫主調理

中醫對抗癌症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攻擊腫瘤,如處方清熱解毒、活血化瘀、化痰散結的中藥;二是從整體調理入手,根據病人體質開藥,提升其免疫力及身體機能,幫助更好接受抗癌治療。不過劉宇龍博士指中藥見效較慢,當病情急速惡化時,未必能在短期內抑制腫瘤發展,應轉介西醫,以免耽誤治療。「例如肺癌乳癌前列腺癌的病人,有兩三成機會腫瘤擴散至脊椎骨,侵蝕神經線,導致病人下肢無力、失去感覺,嚴重可導致半身永久癱瘓,中醫無法治療,要立即轉介西醫,通過緊急電療或手術放鬆神經線。」另外,病人有頑固性的重度疼痛時,使用中藥及針灸都難以解決問題,西醫就能通過藥物、電療等手段有效紓緩痛症。

一站式治療免奔波

陳亮祖醫生認為,除提升療效,中西醫一站式治療還能節省病人時間,免去分別看中西醫、四處奔波的勞累。現時中心主要採取西醫為主、中醫配合的治療方案,但具體執行時必須從病人病情出發,全盤考慮,看究竟什麼樣的治療方案更能幫助病人。劉博士舉例,當化療對病人是必須時,中醫可相應停藥;而若病人身體差得根本接受不了化療,就要考慮以中醫為主,用中藥、針灸、敷膏藥等將病人身體調理好,才繼續接受化療。

治癌以外﹕乳腺增生 療效顯著

中西醫結合治療的運用範圍並不局限於癌症,東華三院王澤森中西醫藥治療中心亦開設有中西醫結合治療門診,處理乳腺科、痛症科及腫瘤科病人。中心主任李捍東教授表示,中心去年共為232名病人提供中西醫結合會診服務,當中以治療乳腺增生成效尤其顯著。

九成病人減八成痛楚

當病人因乳房脹痛求診時,西醫會先通過乳房造影和組織檢查等,排除惡性疾病如乳癌,過往逾八成病例均屬良性,主要是由周期性荷爾蒙引起乳腺增生導致的疼痛、腫脹。西醫只能處方鎮痛藥和月見草油緩解痛症,療效有限;中醫則可通過中藥及針灸治療調理身體,能減輕近九成病人的八成痛楚,療效較以往西醫單獨診治好得多。惟現時病例較多,新症或需輪候六至九個月。

中心計劃於年尾新設20張以中醫為主導的中西醫結合病脇,針對中醫療效顯著的病症提供服務,包括中風,糖尿足,以及長期痛症腫瘤病人的術後治療等。


參考資料: 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