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傳媒報導


出現病徵前做癌症篩查


都市人愈來愈注重健康,市民參與身體檢查亦較以往積極。除了基本的身體檢查外,癌症篩查亦不容忽視,尤其是有家族史和高危因素的市民,更應主動跟家庭醫生商量及制定合適的檢查項目,在未有癌症病徵時發現癌症,不但能大大減低死亡率,更可增加治癒的機會。

癌症篩查是指通過有系統的方法,向沒有癌症病徵的人士進行檢測,在沒有癌症病徵的人群中找出患癌的人,希望可以及早治療,從而減低某種癌症的死亡率。目前,子宮頸癌、大腸癌乳癌前列腺癌均有篩查工具助市民及早進行檢測,當中以子宮頸癌和大腸癌篩查的成效得到肯定。雖然乳癌及前列腺癌篩查的成效於國際間仍具爭議,但市民可聽從醫生的建議看看是否有需要篩查。

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一,不論做哪種癌症檢測項目,也應先跟醫生多作了解及溝通,由醫生建議並安排適合自己的檢測。首次篩查的時間會因應不同的癌症種類和是否有家族史而有所不同。

大腸癌篩查為例,若市民的近親曾罹患此癌症,便需於其罹患的年歲提早10年開始首次大腸癌篩查;健康且沒有高危因素的市民則可於50歲時首次檢測;就算檢測結果正常亦應在日後定期檢測,同時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一旦出現癌症病徵,亦應立即求醫,不該等待下次篩查才一併檢測。

然而,面對癌症篩查,很多市民會有所混淆,以為「無病無痛」應進行基本身體檢查,身體感到不妥並懷疑患癌時才需要進行癌症篩查,這個想法是錯誤的。不論是基本身體檢查還是癌症篩查,其實也有需要,市民應自發跟醫生商量,並依從其建議再決定應否進行癌症檢測。

此外,其實大部分癌症是可以預防的,建立健康的飲食模式、適量運動、戒煙戒酒等都可減少癌症的發生。

參考資料: 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