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傳媒報導


腸癌治療 - 無謂「估估吓」

肺癌「霸佔」香港癌症排行榜首位多年,在2011年,終於被腸癌取代。其實,近年不少人對腸癌的警覺性已有所提高,會特別留意自己的大便習慣,但原來不少腸癌患者的大便習慣沒有改變,而是出現其他病徵,甚至是沒有病徵,令他們容易忽略,未能及早接受治療。

腸癌個案持續上升,相信與我們飲食西化、少做運動、排便習慣不佳有關。不少人因為工作忙碌,或應酬多,而須要外出進食,過着多肉少菜的生活;有人更忙碌得連上廁所的時間也沒有,大便積聚在體內,增加大腸受毒素影響的機會。凡此種種,都會令腸癌風險上升。

不少人以為,只要時刻留意大便狀況,如有否出血、大便習慣或形狀有否不同等,便能得知腸癌是否「上身」。其實,腸臟很長,腫瘤生長在不同位置,會導致不同的病徵。

舉例說,倘若腫瘤生長在腸臟開端位置(遠離肛門的地方),患者未必會便血,也可能沒有任何其他病徵。在這類個案中,不少患者直至病情後期,已經逐漸消瘦、精神不佳時,才發現患病,但當時腫瘤可能已經頗大,甚至擴散至肝臟。

若腫瘤生長在肛門附近,則有較大機會出現便血的情況。不過,不少患者卻誤以為那是痔瘡,未有多加理會,同樣令病情被拖延。

其實,我們不應單靠病徵「估估吓」。踏入50歲的人士,應及早接受腸鏡檢查,有助在早期、甚至是瘜肉階段便能移除病灶,避免腸癌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