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傳媒報導


新標靶藥成肺癌患者曙光


肺癌是本港頭號癌症殺手,不少人以為患者必定是吸煙一族,但事實上,不煙不酒的人士,也有機會成為肺癌的「襲擊目標」。

近年,基因突變型肺癌逐漸開始受到注視,因為此類肺癌也會發生在非吸煙人士身上,更有研究顯示亞洲人患此類肺癌的數字遠高於歐美國家人士。對於治療基因突變型肺癌,第二代口服標靶藥物的出現確實為患者帶來曙光,既能縮小腫瘤,又可以有效控制病情。

亞洲多EGFR基因突變型肺癌

大眾對肺癌或許毫不陌生,但卻不知道肺癌可再分為非小細胞肺癌及小細胞肺癌,當中前者約佔85%,並以肺腺癌出現EGFR基因突變的情況較多。在亞洲地區,約有五至六成肺腺癌患者為EGFR基因突變型肺癌,而且大多為非吸煙女性;而在歐美國家,只約有一成多是EGFR基因突變型肺癌患者。

近年已出現治療基因突變型肺癌的第二代口服標靶藥—Afatinib,在縮細腫瘤方面的療效有所提升,有效減慢病情惡化。事實上,10多年前標靶藥物的出現,在治療肺癌上是一大突破。以前第四期基因突變型肺癌患者大多只能接受化療,惟在治療效果及病情控制時間上未如理想,平均約4個多月便會出現惡化。當口服標靶藥物出現後,患者的受藥性大大提升,無惡化時間平均延長至9到10個月,而且副作用相對化療亦較少,因此成為另一理想的治療選擇。

曾有一名50多歲的非吸煙女士,確診患上第四期EGFR基因突變型肺癌,腫瘤細胞已擴散至骨及肝臟。當她服用第二代口服標靶藥物一個月後,病情現已穩定下來,而且副作用相對較少,只是長暗瘡及輕微腹瀉,情況之後亦會慢慢改善。

第二代口服標靶藥效顯著

為何標靶藥物能有效針對肺腫瘤細胞?隨着科技進步,醫學界找到導致基因突變型肺癌的主要原因。由於EGFR基因突變,產生錯誤訊息刺激細胞及不斷分裂,從而形成癌症。而現時的標靶藥物正正是專門針對變異的基因蛋白,不讓它傳遞訊息給細胞核,令腫瘤細胞未能生長並死亡。

若比較第一代及第二代口服標靶藥物,前者只針對ErbB蛋白家族其中一員,而後者則針對蛋白家族所有成員,效果更勝一籌。研究顯示,第一代口服標靶藥物縮小腫瘤有效的機會只有56%,而第二代口服標靶藥物則有70%。患者服藥後兩年內,腫瘤受控的機會更由第一代的8%升至第二代的18%,因此第二代口服標靶藥物現已被醫學界採用作為EGFR基因突變型肺癌的一線治療。

參考資料: 資本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