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傳媒報導


肝癌早期難察覺 晚期發現難醫治

新一代標靶治療延長存活期

醫學突飛猛進,以往許多被視為「不治之症」的疾病,漸漸有法可醫。正如肝癌,雖然仍是最為棘手的癌症之一,但有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指出,近年治療不斷進步,不但有助延長患者的存活時間,治療引致的副作用亦較輕,患者有望達致長期「與癌共存」。確診晚期肝癌,不再是世界末日。

肝癌死亡率偏高

肝癌是本港第三大癌症殺手,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數據,本港2016年有1,810宗肝癌新症,死亡個案則有1,540宗,死亡率不容忽視。 臨床腫瘤專科陳亮祖醫生解釋,肝癌死亡率偏高,源於其初期病徵不明顯,患者察覺不妥求醫時,大多為時已晚:「肝癌可導致腹痛、腹脹,然而這些徵狀類似腸胃不適,市民容易掉以輕心。臨床上不少個案,都是因為腹脹,或出現黃疸,如眼白、皮膚泛黄才求診,但這些現象代表腫瘤已經較大,甚至有腫瘤堵塞膽管,不適合接受根治性治療。」 所謂根治性治療,即是以外科手術切除腫瘤,研究顯示手術切除後的病人平均五年存活率超過50%。但由於肝癌有復發的機會,病人仍然需要定時覆診監察。

「可惜許多患者確診肝癌之時,腫瘤體積較大、分布散亂,甚至已有轉移,不能接受手術。統計數字可見,每十宗肝癌個案之中,只有一名患者適合做肝臟切除手術。」

肝癌之所以棘手,乃因發現時多為晚期,而要治療晚期肝癌,以往只有化療一途,惟肝癌對化療的敏感度低,未必能縮小腫瘤和控制病情。

「約十年前,肝癌標靶藥的出現為患者帶來新希望,其原理是針對肝癌細胞的生長途徑,防止其生長和複製,以控制腫瘤,並延長患者的存活時間。不過,舊一代標靶藥的副作用較強,應用在乙型肝炎引起的肝癌上效果也未必理想。」

晚期患者用傳統藥物仍惡化

去年,55歲的盧先生(化名)右上腹作痛,並有一硬塊突出,影像檢查發現他的肝臟有多個腫瘤,而且分布散乱; 血液檢驗則顯示,他是乙型肝炎帶菌者,甲胎蛋白指數亦遠高於正常水平。經過連番檢查後,他確診患第四期肝癌。 醫生先為盧先生處方舊一代標靶藥,惟他用藥接近三個月,病情仍有惡化,甲胎蛋白指數高達2,000,並出現多種副作用,其中又以皮膚問題最教他困擾,因他的手腳出現大量水泡,日常走動也疼痛非常。

新一代標靶藥成效較高副作用輕

面對如盧先生般無法承受藥物副作用的情况,醫生以往或只能調校藥物劑量,並處方紓媛副作用的輔助藥物。 近年,則有新一代肝癌標靶藥面世,其手足綜合症及腹瀉等副作用較舊一代藥物輕微; 研究更顯示,患者使用新一代標靶藥的無惡化存活期中位數為7.4 個月,比舊一代的3.7個月長一倍;另外,新藥對乙肝所致的肝癌病人療效亦 更為顯著,有效延長病人壽命。 盧先生後來轉用新一代標靶藥,皮膚副作用大為減低,他可回復日常活動。 用藥兩個月後,他的甲胎蛋白指數回落至300微克/升,影像檢查下,他的腫瘤縮小超過50%,目前病情控制理想。

參考資料: 東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