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傳媒報導


免疫療法找癌症死穴 港專家:主動式治療最少5年才用於病人

免疫療法成為近年的治癌新趨勢。英美科學家日前便公佈免疫療法研究的新進展,稱找到癌症的「死穴」,發現可透過刺激免疫系統,大量培殖免疫細胞,主動攻擊體內癌症,與現用免疫療法的原理不同。本港的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陳亮祖指出,上述屬嶄新的理論研究,屬起步階段,仍待進一步的人類臨床研究確定,估計至少要5至10年時間,才能應用在病人身上。

有關免疫療法嶄新研究,由倫敦大學學院、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及哈佛大學組成的研究團隊共同進行,團隊希望能增加癌症患者的生存機會。科學家早前指,癌症腫瘤會分泌出特別的蛋白質,讓癌細胞可避過免疫系統的攻擊,最後形成癌症。本港目前有兩種相關的抑制蛋白質藥物,主要用於黑色素瘤(即惡性皮膚癌)、肺癌、膀胱癌及部分腸癌上,其中黑色素瘤患者使用免疫療法的效果較明顯,約20%至25%病人使用後,可以有長達10年的生存期。

陳表示,免疫療法在近年才有突破性進展,多用於已擴散、第四期的癌症上。他認為,日前公佈的新療法理論比較新穎,其中關鍵在於科學家找到癌症本身有一種類似「個人指紋」的蛋白質,而每個病人的蛋白質結構都不一樣,經找出體內可識別該蛋白質的免疫細胞,進行體外大量培殖,再重新注射入病人體內,冀能纖滅癌細胞。

陳說,透過刺激病人的免疫系統,去攻擊癌症屬於「主動式」的治療方法,與過往免疫療法不同,詳細要待深入研究,若最終能確定有效,估計至少要5至10年才能作臨床應用。他又指出,免疫療法其中一個副作用,病人若免疫系統過強,有機會錯誤攻擊自己的正常細胞,增加患腸炎、肝炎、腎炎、肺炎及甲狀腺炎等風險。期望新研究也能減輕對病人的副作用。

陳強調,現有的免疫療法抑制藥物,價錢普遍昂高,例如1個療程至少打4針,每針價錢要數萬元,一般至少做數個療程才見成效。他估計日後若推出其他嶄新的免疫療法,價錢也會趨向昂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