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學術期刊雜誌《科學》(Science)刊登了一項研究,引起醫學界激烈爭論——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癌症專家指出,六成以上的癌症成因是基因複製時出現「不可避免」的錯誤而引起,至於因環境及遺傳因素導致的癌症只佔29%及5%。一時之間,各大報章紛紛以「癌症是運氣不好所致」來作標題。不過,很多學者並不認同上述研究結果,研究團隊亦承認,外在環境與生活習慣亦可誘發基因突變。即如香港最普遍的癌症大腸癌,儘管有一定的遺傳因素,但近年確診數字持續上升,幾可肯定與外在因素有關。提高市民對大腸癌的警覺性固然重要,同時亦要有先進的藥物及手術輔助,才可讓患者的生活回到正常軌道。
根據醫管局2014年的數字,該年大腸癌新症個案共4979宗,已超越肺癌成為香港最常見的癌症殺手;相比10年前即2004年,本地大腸癌個案為3500宗,10年後已上升1000宗,可謂驚人。在政府的大腸癌篩查計畫中,68至70歲接受檢查的長者中,每100人發現有6人有大腸癌,比政府原先估計每100人有3人為高。
外科黃博熙醫生表示,個案上升或許與日常生活習慣改變有關。「香港人的飲食習慣日漸西化,例如多吃脂肪類及醃製食物,少攝取植物纖維,加上吸煙惡習,都令大腸癌確診數字日益攀升。儘管大腸癌最為常見,但死亡率並非最高,即醫生仍能拯救很多生命。」目前絕大多數患者都可以進行治癒性手術,進行微創手術亦令患者較滿意手術效果及復元進度。
部分大腸癌有遺傳因素,黃博熙醫生指,若有近親患大腸癌,家屬罹病風險可比一般人高出超過三倍。「政府建議50歲或以上人士接受大腸鏡篩查,如有家族遺傳風險者,應該早至40歲起便要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如能找到瘜肉,可在其演變成腸癌之前割除,預防大腸癌發生。
近年來,政府及香港癌症基金會等組織,均大力在社區推廣大腸癌教育,冀增加市民的認知,然而由於其症狀不一,患者求診時,可能已過了早期階段。黃博熙醫生曾遇上一位60歲的男士,他因為肚痛而前往急症室,經檢驗下發現有直腸癌,已經出現腸塞。「患者有痔瘡及肛門流血等症狀,而且長期便秘,使用痔瘡藥及甘油條不果。然而其他為他診治的醫療人員,查問過是否排出鮮血後,便理所當然以為是一般痔瘡問題。」猶幸黃博熙醫生為患者進行肛門檢查,摸出腫瘤,繼而進行術前及手術治療,再加上輔助化療,將病患根治。如果患者一早接受正確的檢查,便可盡早治療。「他有這些症狀多年,本身飲食亦多肉少菜,難免易被誤認僅為生痔瘡和便秘。其實大腸癌症狀可與其他病症近似,醫生要審慎評估,盡速治理。」
及早接受檢查很重要,若是癌症,大家都希望在癌症擴散之前發現並且醫治。受惠於檢測技術愈見先進,即使是細小的癌前病變或早期大腸癌,不但可憑大腸鏡檢查偵查出來,而且可運用大腸鏡工具割除瘜肉或抽取組織化驗,既可診斷亦有治療成效。「大腸鏡拍攝檢查取出組織化驗,是目前確定大腸癌的黃金標準。」黃博熙醫生解釋。
不管是何種癌症,都須按照患者癌症期數、症狀、身體狀態及意願來制定個人化方案;以公立醫院為例,便有專責負責大腸癌的團隊,當中包括不同範疇的醫生,他們須定時開會,商討個別患者的療程方案。「例如是年老患者,身體比較孱弱,並有其他慢性疾病,便要針對其體質是否可以承受治療來決定治療方法。醫生亦有責任向患者及其家人講解潛在風險,以及提醒在治療前後有所準備,例如申請金錢援助等。」黃博熙醫生說。至於在私家醫院,則由患者先向主診醫生求診為主,再由該醫生尋找其他專家共同合作。
臨床腫瘤科陳亮祖醫生經常處理大腸癌個案,他指自己必須與外科醫生緊密合作,才可為患者提供最適切的幫助。腫瘤科醫生的角色是了解患者症狀及需要;從各種檢查如影像檢查,包括磁力共振和正電子掃瞄等,以及病理報告,包括腫瘤細胞基因特性等,為患者提供最貼切的治療。「大腸癌治療的第一步是抽取組織化驗,以獲得病理報告。若是早中期癌症患者,很大機會能以手術根治。即使是已有擴散的晚期患者,憑藉現時的醫學亦有機會可做手術,但需要術前或術後輔助治療。」陳亮祖醫生表示,只要情況許可,治療大腸癌的首要目的是根治,將所有已知的癌細胞消滅,並將腫瘤連同周遭淋巴組織取走。
陳亮祖醫生以直腸癌為列,若腫瘤體積太大,便要先做前置治療,將腫瘤縮小後,再由外科醫生進行手術。「腫瘤位於直腸,靠近肛門,以前就要連肛門切除,患者須造一個永久人工造口來排便,對往後生活帶來大大不便。但現時透過術前化療及電療的幫助,可將腫瘤縮小,令安全邊緣加闊,手術時能避免影響肛門,同時又可確保將癌細胞徹底取走,這全賴腫瘤科醫生和外科醫生通力合作。」
中期大腸癌患者在完成手術後,需作術後化療,確保清除剩餘的癌細胞。如果是直腸癌,則需化療加電療;已擴散到其他器官的話,亦可用化療加標靶藥。「病情已屆晚期的話,儘管不能根治,但仍可用化療減慢癌細胞生長速度,有助紓緩症狀,延長壽命。」陳亮祖醫生表示,昔日的晚期大腸癌個案,大多難以治療,但今天藥物愈來愈先進,如果病情尚可,例如只在肝臟局部擴散,使用化療加標靶藥後,依然有望達致根治目的。
十多年前,標靶藥仍未面世,晚期大腸癌患者只有約一年多的存活率;但自從有標靶藥後,現時他們的存活率已大大提升至三十個月,足足兩年有多,進步十分大。陳亮祖醫生指,大腸癌有兩類標靶藥物,一類是抗表皮生長因子(EGFR)標靶藥,另一類是抗血管生長標靶藥,患者接受KRAS/NRAS基因測試後,如無基因變異,兩類藥物可選擇其中之一;若出現K-RAS或N-RAS基因變異,則只可接受抗血管生長標靶藥。「四成患者可使用抗表皮生長因子標靶藥,其餘只可用抗血管生長標靶藥。現時亦有新一代抗血管生長標靶藥,研究指出,新藥配合化療,與單用化療比較,總體治療反應可上升一倍,縮小腫瘤機會亦增加一倍。」
舊有的抗血管生長標靶藥,只可針對腫瘤表面的VEGF-A受體,從一個路徑阻止血管生成;新一代抗血管生長標靶藥,能夠同時截擊VEGF‐A、VEGF‐B及PLGF三個路徑,令癌細胞更難生長。「以前有患者因無法使用抗表皮生長因子標靶藥,只得轉用化療加上第一代抗血管生長標靶藥,現在他們便可有多一個選擇。」陳亮祖醫生表示,假使患者在使用一線藥物時出現抗藥性,亦可在二線藥物中採用新一代抗血管新增標靶藥。「有位70歲的婆婆,她的大腸癌病已擴散到肝臟,使用標靶藥及化療一線治療後,腫瘤縮小的效果不顯著,而且產生抗藥性,腫瘤變大。」陳亮祖醫生遂建議婆婆使用新一代抗血管生長標靶藥,終能將腫瘤縮小,黃疸及肝功能亦有所改善。「婆婆可以恢復活動能力,能自行綁鞋帶,毋須子女幫助,療程期間仍可每天飲茶,跟朋友見面,保持開朗心情,更有利對抗惡疾。」
藥物以外,日新月異的醫療科技,亦令治療大腸癌的難度降低。陳亮祖醫生說,雖然電療可以針對局部癌細胞位置,但由於技術限制而不能使用太高劑量,怕令腸道穿破。猶幸現時技術推陳出新,例如有螺旋放射治療機(TOMO HD),可將能量集中在腫瘤上,而周遭部位影響大減,療效得以提升。
黃博熙醫生亦指,若患者有腸塞而致難以進食,或因腫瘤已在身體多處擴散,卻因有較高手術風險或對手術抗拒,醫生會考慮以金屬支架來張開該位置,原理就像心臟病的「通波仔」手術,可提升整體生活質素並舒緩徵狀。